网站首页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通知公告
太湖县中小学生“传承优良家风”征文校级评选获奖结果
发布时间: 2019-04-09 00:00:00 作者:ydl 浏览: 75次

我的家风

18旅游(1)叶慧    指导教师:曹超前

好的家风,不仅承载着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对后代的教育,还承载着整个家族的生活态度。在我家没有什么成文的规定,大家也不会把“家风”这个词挂在嘴边。祖辈们虽然没有说,但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无不为子女树立了榜样,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这就是我的家风,它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勤俭,这个词用在我的祖辈们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听父亲说,当年,因为社会还不发达,村子里穷,爷爷凭着自己的手艺在外地做苦力挣钱;奶奶除了操持家务之外,还要整天坐在缝纫机前为别人做新衣,而自己两个儿子的衣服是补了又补,补丁已经数不清的。他们每天起早贪黑,有时天还没亮就要起来干活,只能靠自己的身体肩扛手拿养家糊口。有时候他们还要走很长时间的路,才能到自家地里干活,也不知道穿破了多少双鞋。他们赚的钱勉强够家里四口人的基本生活开支,所以他们辛苦赚来的钱,从不乱花。他们的勤俭一直感染到我的父母和我。
   孝顺,在我的父母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母亲自从嫁到家里来,就很少回娘家,悉心照顾公婆,因外婆一个人在老家,父母也无时无刻掛念着她。每个星期他们总会打几个电话询问外婆的身体状况,家里有什么急要的日常用品,尽管跟他们说。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外婆她从来都是只报喜不报忧。母亲在婆媳关系上处理得很好,母亲总是把爷爷奶奶当成亲生父母一样对待。记得去年奶奶被车撞伤了腿,不能走路,是母亲每天从不肯离手地服侍躺在床上的奶奶,在母亲日复一日无怨无悔的照顾下,奶奶痊愈了。
善良,是我父亲常挂在嘴边的。父亲常说:与人为善,路会越走越宽。曾经我与父亲在家门口扫地,有一位陌生的叔叔推着摩托车从门口路过,父亲问明情况后得知那位叔叔的车没油了。父亲立马进屋推出了自家的摩托车,拿了个油瓶,把自家车里的油放了出来给那位叔叔的车加上,那天那位叔叔平安快速地回家了。

家风,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每个人的家风都是不尽相同的,但都会世代相传。我们要让这种正能量发扬下去。只有传承家风,社会的风气才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才会进一步提高!

 

传承家风,从善如流

18旅游(1)占芷青  指导教师:曹超前

《周易》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气是善良。当一个人拥有了善良之后,那么勤劳、节俭、孝顺、礼貌等等,所有美好的品质自然也就具有了。

我一直在外婆家长大,感受着善良的家风。我的外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很善良。她与外公的婚姻是经媒人介绍才成婚的,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觉得他们之间没有深厚的感情,准确地说,是外公待外婆不够好,可那时的外婆没有半点埋怨,她认为自己守好一个媳妇的本分就够了。

外公常年在外,外婆只好一个人揽下了家中里里外外所有的活。听长辈们说,就连她怀孕的时候,她自己都挺着大肚子在地里忙活。自古婆媳难相处,随着我的妈妈和舅舅出生,曾祖母很不喜欢这两个孩子,尤其是我的妈妈,从没给过好脸色,但善良的外婆对曾祖母依然很孝顺。曾祖母从来都不会帮忙照看我的妈妈和舅舅,外婆只有一个人一边拉扯着两个孩子,一边还要饲养着家里的鸡、鸭、猪、牛等家禽家畜。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晚上,外婆才偷偷流下那一滴又一滴辛酸的眼泪。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外婆的辛勤劳作下,我们家是全村最先住进楼房的家庭。听妈妈说,那时候我已经两岁多了,她在外地工作,外公仍常年在外,外婆还是一如既往地劳累,她既要照顾我,又要饲养家禽家畜,还要下地干活。天有不测风云,曾祖母毫无预兆地中风了,整个下半身处于麻木状态,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这样一来,外婆便要照顾曾祖母的生活起居了,既要给她洗脚端饭,又要清洗她的脏衣物,时不时还要扶着她练习走路……十几年如一日,这些沉重的担子险些压得外婆喘不过气来,但是,她都挺过来了。

苦尽甘来。前年舅舅娶了媳妇,延续着“善良”的家风,随着舅舅的孩子出生,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见到了外婆满是褶子的脸上露出多么开心的笑容,她甚至喜极而泣,或许,她的泪里包含的东西太多,太多。

现在,外公与曾祖母都很感恩外婆,如果没有外婆,这个家一定不成样子,而舅妈与外婆也相处得十分融洽,没有尴尬的婆媳关系,这完全是一个美好的大家庭。这一切都得益于外婆,是她的善良成就了这一个大家庭,也让我知道了,只有勤劳善良的人,才可以成功地操持起一个家。

最好的家风,是内心的善良。我们都应该像我的外婆一样从善如流,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

 

家风潜入怀,润心细无声

17计机(2)严芳婷   指导教师:吴晓德

父爱如山,高大威严,厚重无言;父爱如水,涓涓细流,深藏不露,父爱如天,宽广包容,蔚蓝博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出生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自小就享受着父母的疼爱。打从记事起,他们就言传身教,一点一滴地告诉我做人的道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该做。这些;过去,爷爷传给父亲;现在,父亲传给我;将来,我也会传承下去。它们不仅是我收获的财富,更是我们的家风,要代代相传。父亲,没读多少书,讲不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样的大道理。有一次,听到我唱,:“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句歌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婷子,有国才有家啊!长大后可一定要报效祖国。”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小父亲就教我做人做事要讲规矩。父亲讲不了“曾子杀猪”这样的故事,我倒是经常给父亲唱歌。一年级,我学会了“一分钱”的儿歌。回家后就经常在父亲身边大声的唱,求夸赞。父亲咧着嘴:“婷子,这个唱的好呀!以后捡到一分钱,知道怎么做吗?”“交给警察叔叔。”我响亮的回答。从那以后,我明白了:做人要诚实守信!

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可以说,父亲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蓝天白云和肥沃的土地了。曾国藩以治惰立志教子。“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一处驰则百处懈”“勤则逼惰”百种弊端,皆由惰生。父亲用漆黑的脸庞和浑身的汗水告诉我:勤劳是治家之本。那一天,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把地面烤的滚烫滚烫,快到中午了,母亲叫我去田畔喊我父亲回家吃饭。刚出家门炙热的阳光刺着我的眼睛,我不经抬起手遮了遮眼,我站到树荫下大声的呼喊着,远处的父亲几乎和泥土融为一体。我看到父亲慢慢的直起了腰,抹了一下头上的汗珠,捶了捶已经酸痛的腰,父亲抬头看了看一望无际的稻田,又望了望天上似火的太阳,转过身对我摇了摇头。接着又埋下了身子,继续在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里耕耘。我只好回去告诉母亲,母亲叹了一口气,马上叫我送饭送水。我很不情愿提着竹篮,走在田畔上,我挥了一把汗,终于感受到父亲的不容易。父亲看见我站在太阳底下,立即跑过来,不顾脸上的泥土,裤腿的泥水,把我拉到树阴下。我的眼角顿时湿了。树阴下,我第一次看清了这个一直让我瞧不起的,一直沉默寡言的,一直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瘦小身躯------就是我伟大的父亲。

   忠孝立身,传家之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为立身之本,若不孝于亲则不能忠于国;必反为社会之蠹虫”。父亲关心我们,也孝顺爷爷。那天,天黑透了,父亲终于回家了,擦把脸,父亲匆匆吃了饭就出去了,我有些纳闷:今天这么累,父亲怎么不休息呢。一路跟随,原来父亲去了爷爷屋里(自奶奶去世后,爷爷就一个人住,他不愿意麻烦我们)。父亲几乎每天晚上都去陪爷爷坐会。看着前屋黄昏的灯光,听见里屋的说话声,我知道父亲和爷爷又在喝酒了,隐隐约约中好像吵了起来,我跑近一看,爸爸正蹲在爷爷面前,轻轻地褪下爷爷的鞋袜,小心翼翼地把脚放进水里,慢慢地洗起来。原来是爷爷一直埋怨父亲从来不帮助母亲干家务。但眼前的这一幕,让我第二次眼湿泪眶,那是我第一次看见父亲露出那样温和的神情。我抹干泪,快步跑回家,拿起水壶就烧起了开水,听到院子里的老木门吱吱地响,我知道父亲回来了。我迎上去,扯着父亲,让他坐好,端出一盆水,放在父亲面前:“爸,今天我来给你洗洗脚。”听着我哽咽的声音,父亲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

 “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千年家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于家是风范,于国是脊梁。人心正,其身正;人心和,其家齐;人心强,其国治。古人诚不欺我!

   且听父亲的话:诚实做人,认真做事。

 

家风伴我成长

18旅游(1)方甜   指导教师:曹超前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们的心灵;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是一种有形的传承。家风是通过家规、家训等有形的内容养成一个家庭或家族无形的精神文明氛围。

我的家族世世代代传承着谦逊随和,忠厚诚实,勤俭节约的家风。我从小就听长辈们说:“在我这个大家族当中,人人都遵循着祖辈们流传下来的家规家训,一直延续至今。”如今的我步入了高中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爸爸妈妈一再嘱咐我:在学校里不要让人说我没有家教,做人要讲究诚信,为人要谦逊随和,与同学们交往要大度一些,不能计较,做一个品格完善的自己。我也始终把家庭的美德当作我在校园生活里最亲密的朋友。

我家的族谱上流传着先辈们弘扬家风的故事。我也曾向家里的亲人们询问先辈们的故事,但我的爸爸只告诉我:”我们这个大家庭之所以有这样有优良的家风,源于你爷爷的爷爷,在那个年代,家里很穷,他的妻子过世后,留下几个孩子在他身边,家里也只有靠他支撑着,为了他的孩子们,他每天到别人家去做工赚钱养家糊口,别人家看他为人谦逊随和,忠厚诚信,也就在他的工钱里多给了一些,但他不贪心,从不会多要,邻居们对他也非常热情,就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关照他,他身上的优良品质就这样传给了他的孩子们,孩子们发扬了下去,流传至今。”

听我的父亲说:“我这个家族还传承着一种勤俭节约的家风。”我的爷爷特别节约,一次,我看见了他那一层一层的棉布包裹着的钱袋,他从钱袋里把整整齐齐的钱拿出来的动作,让我深深地感到他是多么的节俭。他在晚上看电视时从不开灯,偶尔只是用一盏光线很暗的小台灯,所以我家每月的电费不超过三十元。每当我准备给家里打扫一下的时候,我看见爱干净的爷爷总是比我先一步,在他每天的呵护下,家里每天都像新的一样。在出门闲逛时,爷爷还倡导邻居们勤俭节约,爱护家园的活动,尽力把我们的乡村文明展现出来。爷爷的行为作风对我的家族有着极大影响,尤其是我,我的行为习惯和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家风,其实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道德准则,是祖辈经历沧桑岁月用智慧结晶出来的精神财富。家风更多的是一份传承,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风传承内容也应与时俱进,适时补充拓展,同时也使美好的家风获得了新的高度发展空间而千载传承。

 

 

家  风

18旅游2班  程玉婷      指导教师:李进华

每一个家庭都有着不同的家风,不同的家风都会给后代带来不同的影响。

家风又指门风,代代相传,相对稳定。是一个家族或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是通过血缘关系传承,通过言传身教实施,它的主要作用首先体现的是道德力量的影响。

家风,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却如同一坛陈年老酒,醇香绵绵、回味悠长、经久不衰。在我小时候,并不懂得什么是家风,只记得父母经常在我们身边唠叨那些所谓“道理”,长大以后我明白了,这些“道理”就是父母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精神财产,是我们家的家训和家风。

我的爸爸是一名老实憨厚的打工仔。爸爸凭着自己的双手撑起了整个家,从我记事起爸爸就长年在外地打工,妈妈在家陪我们姐弟三人读书。爸爸一人挣钱五口人花,可想而知经济负担之重,每次爸爸回家,看着爸爸疲惫的身影,粗糙的手掌,深深的皱纹,我心里知道爸爸真的很累。可是,父亲在我们面前,从来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他把所有的苦痛一人承担,只是为了营造我们幸福的家庭。爸爸告诉我不管生活怎样的艰难都要靠着自己的双手来改变,要努力打破现状。时刻准备做一个奋进的人。

我的妈妈长年都在家里带着孩子,一手将我们带大,每天过着单调重复的日子,做着一些家务。不过妈妈有一个爱好就是唱戏,妈妈还经常跟着我们当地的一个戏团唱戏,妈妈唱戏很好听。但是,家里起初还不同意妈妈唱戏,爸爸更不支持,其实还是因为爸爸心疼妈妈,因为唱戏得熬夜,爸爸怕妈妈的身体熬坏了。可是妈妈还是依然坚持选择了唱戏。妈妈在唱戏的时候展现的是不同平常的自己,神采奕奕、光彩照人。妈妈经常唱戏给村里的老人听,老人们也都爱听。妈妈说:“黄梅戏,总要有人来传承,如果都不唱,都不坚持,那么就将失传了”。

妈妈坚持不懈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责任心,坚持到底,勇往直前。

 

朴实、勤劳、努力、坚持就是我的家风。它时刻影响着我,伴我走过一个个春秋。因为它,我的人生不再单调;因为它,我的人生充满希望;因为它,我的人生更有意义。我家的家风是我前进的动力,是我成长的保障,继承发扬家风,是我的义务和职责,传承家风,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我将不遗余力,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