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乡村振兴
太湖职业技术学校扶贫专班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23-01-09 作者:admin 浏览:1492 次

二0一八年九月,县委组织部组织“千名干部下基层”,参与“扶贫攻坚”,我与李树民、石善良两同志遵照学校指派,按组织部和县“扶贫攻坚”指挥部的要求,组成扶贫专班,我任班长,深入汤泉乡侯六村,蹲村驻点,坚守两个多月,圆满完成蹲点扶贫的各项任务,为县“脱贫攻坚”工作尽了应尽职责。

1.遵守县组织部规定,不逾规越矩

按县委组织部和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要求,我们一行三人通

过县扶贫工作业务培训后,于九月二十一日进驻侯六村,中途李树民同志因身体原因,经组织部同意,请假一个星期,由宋克林同志替代外,专班人员一直到十二月十三日按命令撤出,两个多月,吃住在村里,从不讲究,我们的工作态度得到汤泉乡和侯六村领导的肯定,得到侯六村百姓的赞扬。

2.按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任务

驻村后,遵照汤泉乡的工作安排,接受工作培训,进而与乡、村干一起,分组带队入户开展大排查,摸清底数。

侯六村全村2480人。其中234户贫困户,775人;在贫困户中,五保35户39人,低保户141户559人,其余为一般贫困户;移民搬迁13户40人;8个边缘户。我们挨家挨户开展大排查,不在家的贫困户(共113户)一个接着一个电话询问,不漏一户,不缺一人,不缺一项。从《扶贫手册》《帮扶手册》开始,一户一户地核对信息:家庭成员姓名、成员状况、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帮扶人员姓名及联系方式、帮扶措施、帮扶成效、扶贫记录、政策落实、后续措施、资金发放等等一一核对整改。在每户发放并宣讲材料,宣传扶贫政策,重点是“两不愁三保障”、签约医生、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残疾补助、住院报销、转移补助等。白天排查,晚上会商或到乡参加县电视视频调度会,共排查问题1142个,现场解决1140个,跟踪整改2个,圆满完成阶段性任务。

按省要求,我们与村干一起,为234户贫困户实施精确住址定位,确保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与乡、村领导一起,实行四级(乡干、村干、帮扶人、专班人员)网格化包保措施,定人到户,责任到人。根据农户收入情况和农户意愿,最终确定三十三户今年拟脱贫对象经公示后报乡扶贫办,同时与包保成员一起,和三十三户户主(其中22户在外打工)保持高度联系,了解其思想状况,宣讲脱贫政策,安稳其脱贫顾虑,鼓舞其致富的勇气。经过艰苦的努力,三十三户户主思想稳定,自愿脱贫,为侯六村脱贫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贫困户脱贫不返贫,我们深入每户,一起规划明年发展项目,制定规划,报村、乡扶贫组织,积极引导贫困户立志脱贫、尽快致富。

十二月七日,第三方脱贫评估机构一行六人到侯六贫困户实地入户调查评估,结果良好,为我们驻村扶贫工作做了阶段性性总结。

3.充分利用资源,为解决贫困户当下困难尽心尽力

在驻村蹲点过程中,我们不仅完成县委组织部的工作要求,完成

迎接第三方评估验收,而且利用校结对帮扶的优势,依靠校党总支,积极动员全校教职工参与扶贫工作,特别是帮助贫困户解决眼前困难。我们动员校教职工购买贫困户农产品,如柿子、辣椒粉、萝卜丝、干豇豆角、干小猫鱼、猪肉、牛肉等农产品,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动员教职工捐衣捐物,帮助贫困户安全过冬或提供生活方便。据统计,全校老师共捐衣物100余件套,李树民老师捐轮椅一部,温暖了贫困户,感动了侯六百姓。

4、几点感受

A.侯六村区位优势不明显,自然条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较落后。村领导为村集体发展呕心沥血,任劳任怨。在我们驻村期间,书记、村主任将办公室腾出来做我们的宿舍,自己在办事大厅上班。“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干六人,忙得像陀螺一样。他们每天没有早上七点半后上班的,中午从来没见他们休息,经常晚上八点后回家,日复一日,其精神令人感动!对照他们,我们也深受教育。基层干部不容易,也正是有这群吃苦耐劳、无怨无悔的基层干部的付出,才会有稳定的社会局面,才会有脱贫攻坚战的顺利实施,才会有地方各方面的发展。

B. 侯六村土地资源贫乏,主要是山场。除几千亩竹林外,其他的树木仅能起绿化作用,没有直接经济价值;可耕土地因花亭湖的淹没,粮食无法自给;村民大都集中居住在三条大的山冲中,十分拥挤,缺少发展空间。村里强壮劳动力基本外出打工讨生活,安居发展较难;留在村子里的大都是老人、儿童和妇女,发展生产能力有限,生机缺乏。村里利用集体山场的竹子,建立了竹编厂,不仅解决了毛竹的利用问题,也积累了村集体经济。

C.在侯六两个多月,走遍了侯六山山水水,走进了所有贫困户家庭,访问了几十户非贫困户家庭,侯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侯六人朴实善良。我们入户走在路上,老百姓都热情地打招呼,说上客气话,邀请我们进屋喝茶;我们走进贫困户家里,他们都倒茶端水,拿出家产的果实,说上感谢的言辞,真诚地回答我们每一个问题,小心地向我们咨询问题,盛情地邀请我们做客。虽然我们按纪律要求婉拒了他们的盛情,但他们的热情和善良都时刻温暖了我们疲惫的心;侯六人勤劳肯干。他们即使家庭困难,从不丧失奋斗的勇气。在侯六村,我们发现,可利用的田头地角、房前屋后,老百姓都栽上了农作物,不肯浪费一寸可耕种的土地。凡有劳动力的家庭都在村的指导下栽了茶叶,成片成片,若干年后,这将是家庭的银行,是家庭致富的支柱产业。余家雷户的养殖、赵国正户的种植已形成规模,可起示范作用。还有在外打工者在集镇或县城买了房子,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D.当然,侯六仍然有一批人确实生活困难,需要政府和村的付出。全村四十岁以上的单生汉有几十人,病残的人口有几十个......这些人的生活是我们应长期关注的。